分卷阅读180
水。小家伙上午上课时就有些走神,想爸爸妈妈了。
“过两天,爷爷让你大爷到时送咱们去好不好?”
“嗯。”
提前让老大找生产队借马车,送他们祖孙三去部队,不只是他们三人还有行李。还有他准备的白菜,萝卜,以及带的一些干菜,冻鱼,两斤肉,生产队分的肉,都冻成了硬梆梆的硬块。
第二天休息,一早,文东带着弟弟妹妹们去了四爷爷家里玩。君越家迎来了三儿子一家。
“爹,我回来了。”老三进院门就看到正在屋檐下活动手脚的亲爹忙打招呼。上次分家时,爹严厉的样子,已经印在他的心中。
多少有了惧怕。
“嗯!”君越没有说什么,只是走过来牵着孙子文北,看都不看一眼老三夫妻俩。
“爷爷,我最近能跟您住吗?”小文北一直期待着回爷爷家和哥哥姐姐弟弟他们玩 。
“好啊,不过要看你爸妈同意不同意?”
“我爸肯定同意的。”小文北不喜欢去姥姥姥爷家,表哥表姐都不喜欢他,说他是去姥爷家占便宜的。
姥姥姥爷舅舅姨妈喜欢他,可其余的舅妈表哥表姐都不喜欢他,全排斥他还悄悄掐他悄悄骂他。
这一切的一切他都记在心中,他不喜欢姥姥家不喜欢表哥表姐舅妈们。
他更向往乡下爷爷大爷家,虽然他做错事会被爷爷教训会被爷爷偶尔打几下,但他就喜欢爷爷那样对他,和大爷家的哥哥姐姐弟弟一个待遇。
这样才没有偏心,他喜欢。
“行,明天跟着爷爷去你二大爷家。”
孩子们已经放假,天气冷起来以后,学校放假很早。
“好耶。”小北北高兴的蹦起来,一点也不像他妈那样耷拉着脑袋不爽。
“走,爷爷给你介绍你二大爷家的哥哥妹妹。”拉着孙子进屋。
进屋打扫卫生的唐高飞,时不时的伸出脑袋看看在堂屋和兄弟姐妹们玩的兴奋的儿子。
“看啥看,唐高飞我不管了,你得跟你爸说,那五块钱咱家不能给了。还有找你爸要些粮食和菜,全国一半的城市干旱洪涝,到处都缺粮食。
咱柳城农村虽然干旱,但今年没有受灾。村里都丰收了,你家的粮食肯定够吃,你一定要找你爹多要一些。
现在城里都不好买细粮,以前的粗粮都变成了现在的细粮。粗粮也不好买。”
第132章 寻亲记(14)
如今城市户口, 还有吃商品粮的,每月凭证购买粮食时, 稍稍去迟了,都会买不到粮食,一个月只有两次, 月初 , 月中俩次。
到处都在限购,到处都缺粮食。至于侥幸没有受灾的地方, 农村, 日子反而比城里的人好过,有能吃到七分饱八分饱的粮食,还有足够的蔬菜, 满山的山珍蘑菇野菜,虽然每家每户不会很多, 但偶尔还是能吃上几餐, 能弥补粮食的不足。
秋收开始, 城里的粮食供应就开始下降,细粮也减少到几乎没有。
所有人都不知道,这还不是最严重是。最少现在还有一点细粮,粗粮还能买到。到了明年, 细粮已经消失不见,只有极少的人有门道能弄到一点, 粗粮也不好买, 哪怕拿着购粮证也不好买。
有钱有证有票也难买粮食, 供应一再的减少。
“知道知道,别啰嗦,我爹现在与以前不同了。你再啰嗦小心啥也得不到。”唐高飞最近脾气渐长,有了小小的气焰。
“我不说可以,你得保证找你爹要到粮食。”脾气更大的蔡红英,也不是好性子,一点也不怕脾气渐长的丈夫。
“知道,我爹不会看着我挨饿的。”唐高飞自信满满,他以为不管怎么样,爹都不会看着他挨饿。
只是他没想到,现在的爹早就不耐烦管他。一个没良心的白眼狼,君越没啥想改造他的心思 。也不想多搭理他 ,只要唐高飞不自己作死,不出现生命问题,君越都不想管。
老三一家,君越唯一还抱有希望的就是孙子唐文北。
他希望这孩子能争气,别像他老子娘一样,像个吸血虫,吸长辈的血。
希望文北能做个善良,负责人,懂得灵活变通的人。他不希望文北学他老子。
唐高明出门的时候瞅一眼老三那房门,有几个月没有见过老三,他已经忘记了老三。没想到老三居然还会自己主动回来,他以为老三一两口子分家甩掉他们这几个泥腿子以后,不会主动联系家里,也不会主动回来。
老百姓猫冬,生产队队委的领导班子,偶尔还是要开会商量处理一些事情。
他要出去生产队队委执行爹的命令,借马车,还要开出去的证明。
村里的正中间,有几间房子,是仓库队委办公室。六间大仓库,还有三间办公室。外面是晒场,秋收后晒麦子晒玉米大半都是在这儿。
平日里,办公室是办公开会的地方,也执行接待上级的场所。
队委的房子,是早年打土豪打地主时拆来的一些旧青砖盖的。
特别是几间仓库,全是青砖,中间的三间屋子,是办公室,但不全是青砖,只有靠着仓库的两侧是青砖,其余的全是厚土坯。离队委办公室不远的一侧小山坳,真是小,山坳口只有三间屋子宽。
被盖了屋子,一间是牛,马出入的屋子。
后面是狭长的山坳,长几百米,宽也就十几米,是天然的搭牛棚最好的地方。后面可以放牛放马,还不担心牛,马丢掉。
今天队委最中间的办公室,火坑烧的旺旺的。几人坐在办公室,商量着事情。
唐高明掀开厚重的草帘走进去,“哟,唠啥呢?都在啊?”
“高明,你来,正想让大海去找你,有事找你商量。”
汪支书对着走进来的唐高明挥挥手,他们三人都是自己来到办公室坐,真没有提前约定。
“什么事,我也有事,想借队里的马车,我送我爹还有侄子侄女去部队一趟。”
“这事没问题,我们找你商量一件别的事情?”
汪支书拍拍身边的位置,示意唐高明坐下说。
“叔,说吧,啥事儿?”
“我昨天去了公社你是知道的,回来的太晚,就没有通知大伙儿。
刚来队委,准备让大海去找你。
公社说咱井湾屯虽然靠着城市,但山多,还有路也不太通畅,给咱们这里送来一对成分不好的老夫妻,说是让咱们队委负责监管。
不许他们过得好,但也不能无故折磨弄死他们。我想让他们住牛棚,但他们估计不会养牛养马,我想请你爹出面教教他们。
我不耐烦和那些文化人或者以前是高官的人打交道。你爹读过私塾,也是咱们屯和我一辈的人中读书最多的。
让你爹去
“过两天,爷爷让你大爷到时送咱们去好不好?”
“嗯。”
提前让老大找生产队借马车,送他们祖孙三去部队,不只是他们三人还有行李。还有他准备的白菜,萝卜,以及带的一些干菜,冻鱼,两斤肉,生产队分的肉,都冻成了硬梆梆的硬块。
第二天休息,一早,文东带着弟弟妹妹们去了四爷爷家里玩。君越家迎来了三儿子一家。
“爹,我回来了。”老三进院门就看到正在屋檐下活动手脚的亲爹忙打招呼。上次分家时,爹严厉的样子,已经印在他的心中。
多少有了惧怕。
“嗯!”君越没有说什么,只是走过来牵着孙子文北,看都不看一眼老三夫妻俩。
“爷爷,我最近能跟您住吗?”小文北一直期待着回爷爷家和哥哥姐姐弟弟他们玩 。
“好啊,不过要看你爸妈同意不同意?”
“我爸肯定同意的。”小文北不喜欢去姥姥姥爷家,表哥表姐都不喜欢他,说他是去姥爷家占便宜的。
姥姥姥爷舅舅姨妈喜欢他,可其余的舅妈表哥表姐都不喜欢他,全排斥他还悄悄掐他悄悄骂他。
这一切的一切他都记在心中,他不喜欢姥姥家不喜欢表哥表姐舅妈们。
他更向往乡下爷爷大爷家,虽然他做错事会被爷爷教训会被爷爷偶尔打几下,但他就喜欢爷爷那样对他,和大爷家的哥哥姐姐弟弟一个待遇。
这样才没有偏心,他喜欢。
“行,明天跟着爷爷去你二大爷家。”
孩子们已经放假,天气冷起来以后,学校放假很早。
“好耶。”小北北高兴的蹦起来,一点也不像他妈那样耷拉着脑袋不爽。
“走,爷爷给你介绍你二大爷家的哥哥妹妹。”拉着孙子进屋。
进屋打扫卫生的唐高飞,时不时的伸出脑袋看看在堂屋和兄弟姐妹们玩的兴奋的儿子。
“看啥看,唐高飞我不管了,你得跟你爸说,那五块钱咱家不能给了。还有找你爸要些粮食和菜,全国一半的城市干旱洪涝,到处都缺粮食。
咱柳城农村虽然干旱,但今年没有受灾。村里都丰收了,你家的粮食肯定够吃,你一定要找你爹多要一些。
现在城里都不好买细粮,以前的粗粮都变成了现在的细粮。粗粮也不好买。”
第132章 寻亲记(14)
如今城市户口, 还有吃商品粮的,每月凭证购买粮食时, 稍稍去迟了,都会买不到粮食,一个月只有两次, 月初 , 月中俩次。
到处都在限购,到处都缺粮食。至于侥幸没有受灾的地方, 农村, 日子反而比城里的人好过,有能吃到七分饱八分饱的粮食,还有足够的蔬菜, 满山的山珍蘑菇野菜,虽然每家每户不会很多, 但偶尔还是能吃上几餐, 能弥补粮食的不足。
秋收开始, 城里的粮食供应就开始下降,细粮也减少到几乎没有。
所有人都不知道,这还不是最严重是。最少现在还有一点细粮,粗粮还能买到。到了明年, 细粮已经消失不见,只有极少的人有门道能弄到一点, 粗粮也不好买, 哪怕拿着购粮证也不好买。
有钱有证有票也难买粮食, 供应一再的减少。
“知道知道,别啰嗦,我爹现在与以前不同了。你再啰嗦小心啥也得不到。”唐高飞最近脾气渐长,有了小小的气焰。
“我不说可以,你得保证找你爹要到粮食。”脾气更大的蔡红英,也不是好性子,一点也不怕脾气渐长的丈夫。
“知道,我爹不会看着我挨饿的。”唐高飞自信满满,他以为不管怎么样,爹都不会看着他挨饿。
只是他没想到,现在的爹早就不耐烦管他。一个没良心的白眼狼,君越没啥想改造他的心思 。也不想多搭理他 ,只要唐高飞不自己作死,不出现生命问题,君越都不想管。
老三一家,君越唯一还抱有希望的就是孙子唐文北。
他希望这孩子能争气,别像他老子娘一样,像个吸血虫,吸长辈的血。
希望文北能做个善良,负责人,懂得灵活变通的人。他不希望文北学他老子。
唐高明出门的时候瞅一眼老三那房门,有几个月没有见过老三,他已经忘记了老三。没想到老三居然还会自己主动回来,他以为老三一两口子分家甩掉他们这几个泥腿子以后,不会主动联系家里,也不会主动回来。
老百姓猫冬,生产队队委的领导班子,偶尔还是要开会商量处理一些事情。
他要出去生产队队委执行爹的命令,借马车,还要开出去的证明。
村里的正中间,有几间房子,是仓库队委办公室。六间大仓库,还有三间办公室。外面是晒场,秋收后晒麦子晒玉米大半都是在这儿。
平日里,办公室是办公开会的地方,也执行接待上级的场所。
队委的房子,是早年打土豪打地主时拆来的一些旧青砖盖的。
特别是几间仓库,全是青砖,中间的三间屋子,是办公室,但不全是青砖,只有靠着仓库的两侧是青砖,其余的全是厚土坯。离队委办公室不远的一侧小山坳,真是小,山坳口只有三间屋子宽。
被盖了屋子,一间是牛,马出入的屋子。
后面是狭长的山坳,长几百米,宽也就十几米,是天然的搭牛棚最好的地方。后面可以放牛放马,还不担心牛,马丢掉。
今天队委最中间的办公室,火坑烧的旺旺的。几人坐在办公室,商量着事情。
唐高明掀开厚重的草帘走进去,“哟,唠啥呢?都在啊?”
“高明,你来,正想让大海去找你,有事找你商量。”
汪支书对着走进来的唐高明挥挥手,他们三人都是自己来到办公室坐,真没有提前约定。
“什么事,我也有事,想借队里的马车,我送我爹还有侄子侄女去部队一趟。”
“这事没问题,我们找你商量一件别的事情?”
汪支书拍拍身边的位置,示意唐高明坐下说。
“叔,说吧,啥事儿?”
“我昨天去了公社你是知道的,回来的太晚,就没有通知大伙儿。
刚来队委,准备让大海去找你。
公社说咱井湾屯虽然靠着城市,但山多,还有路也不太通畅,给咱们这里送来一对成分不好的老夫妻,说是让咱们队委负责监管。
不许他们过得好,但也不能无故折磨弄死他们。我想让他们住牛棚,但他们估计不会养牛养马,我想请你爹出面教教他们。
我不耐烦和那些文化人或者以前是高官的人打交道。你爹读过私塾,也是咱们屯和我一辈的人中读书最多的。
让你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