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三国之大贤良师在线阅读 - 第232章 荀爽的决定

第232章 荀爽的决定

    “哦,有何奇怪之处?”

    荀爽有些好奇,一向沉稳聪慧,处变不惊的侄子,怎么会因一家店铺如此激动。

    荀彧将手一招:“抬进来!”

    四名荀家下人抬了两个箱子进来。

    荀彧将箱子打开,只见其中一箱子内装的全是纸,另一箱子......荀爽与陈信一下子没看出是啥。

    荀彧先将纸取了出来,捧到荀爽面前。

    “叔父且看,这便是他们卖的纸。”

    荀爽大致一扫,便知是一整刀。

    取过一张看了下,又与案几上的告示略一比对。

    “嗯,是同一种纸。看来甄家是造出了一种新纸,所以特意用告示来做宣传的。”

    荀彧不知告示之事,问道:“叔父,您且猜猜这种纸一刀价值几何?”

    “此纸较最好地蔡侯纸都要好得多,只怕不下五万钱。”

    荀彧摇了摇头:“这也正是奇怪之处,甄家这种纸,只卖五百钱一刀!”

    “什么?”荀爽与陈信都惊得跳了起来。

    市面上最便宜的麻纸,一刀也不下千钱。

    这种纸才五百钱?

    怎么可能?

    “此纸他们有多少?”荀爽问道。

    甄家商铺在颖川也开得很大,他们做生意的手段荀爽听说过一些,年前就搞过什么促销之类的。

    荀爽下意识的认为这也是甄家的一种手段,先将货铺出去,让人接受后再涨价。m.

    荀彧道:“我问过掌柜的,他们库存足够,要多少,有多少!”

    “价钱日后会涨吗?”

    “掌柜的说了,米不涨,纸不涨。”

    “这......怎么可能?”荀爽与陈信面面相觑。

    荀彧却不等两人从震惊中回过神来,又从另一口箱子内取出几本书。

    “叔父且看,这是他们卖的书。”

    “书?”

    荀爽愣了下,书不都是一卷卷竹简吗?

    连忙接了过来,见是用线穿成的一个硬壳子,似乎也是用纸做成的,只不过做得厚些。

    不过做工也算精美,正中间画着一个方框,方框内写着《诗经》两个大字。

    将封皮翻开,里面居然用一列列整齐的小楷,“写”着《诗经》全文。

    所用的纸张,正是甄家的那种纸。

    “此书制作精美,配上这种纸,真令人赏心悦目。”荀爽不由得赞了一句。

    荀彧又道:“叔父所言甚是。不过奇怪的是,甄家卖的《诗经》,就有一百本,全都是一模一样的做工和字迹。掌柜的还说,若卖完了,可以随时从常山发货过来。”

    “还有,叔父且看,《论语》、《大学》、《孟子》,总共有三百余种书,他们都有卖。都与您手上这本《诗经》一样,同样的精美,一模一样的字迹。”

    荀爽再次愣住,连忙自荀彧手中接过一本《论语》,翻了一遍。

    又找出相同的字,将两本书放一起比对。

    全一样!

    这怎么可能?

    难不成他们将所有的书都雕刻成模板再拓印?

    这得花费多大的人工?

    “此书价值几何?”

    荀彧苦笑道:“这也正是奇怪之处。他们所卖之书,似乎是根据页数不同来定价的。花费纸张多的价值贵一些,但相差不太多。这本《诗经》,只需五十钱。我买了一百本书,才花了五千余钱。”

    “怎么可能?”

    荀爽与陈信今天数次异口同声的说出这四个字。

    两人激动的将整箱子书一本本取出来翻看。

    半晌,荀爽居然跌坐在地。

    显而易见,甄家一定又掌握了什么特殊的技术,能将所有的书很容易的拓印出来。

    只是无论如何也想不透,这到底是什么技术。

    关键是这种纸质书,基本上两页纸就相当于一卷竹简的字数。

    这里面随便薄薄的一本,都可以当数十卷竹简。

    有了这个箱子里的书,自己将近半屋子的竹简,都可以拿去生火煮饭了!

    若这种书面世,以后还有人看竹简书吗?

    即使孔子搬家所用的那么多大车,都可以换成几个箱子轻车快马,说走就走,谁还耐烦带那么重的竹简书?

    荀彧又道:“叔父,掌柜的还特意说了,我们荀家所藏之书,只要是常山没有的,都可以帮我们印成这种纸质书。并且会注明由何人所献,与这些书封面上一样。”

    荀爽这才注意到书的封面处除了用大字写的书名,还有几个小字。

    《论语》这些大众化的书只写了“孔子著”这等字样。

    但另几本不算大众化的书,却除了写明著者,还写上了“原版由清河崔氏捐献”或“原版由巨鹿田氏捐献”等字样。

    也就是说,日后读书人除了记得著者,岂不是还会将捐献的家族记下?

    荀爽顿时不爽了,这书我家也有,凭什么要写上他们家的名字?

    对了,我家还有些世存不多的书及孤本,若抢在别人前面拿去冀州......

    荀爽正感觉有什么不对劲之处,却听荀彧又道:“掌柜的还说了,若我荀家之人有自己的著作,亦可拿去常山刊印。”

    “且无论所献之书及原著刊印皆不收任何费用,还会在天下甄氏书店售卖,所得利润会与我荀家七三分成。”

    荀爽顿时眼睛一眯,迫使自己冷静了下来。

    沉默了半晌,突然扬着一本书对荀彧道:

    “文若,你如何看待这东西?”

    “叔父,我觉得这纸和书,是冀州刺向各世家的刀剑。”

    荀爽突然哈哈一笑:“好!文若不愧为何伯求所赞的王佐之才,一眼便看透其中关键。”

    陈信疑惑道:“慈明兄,这纸和书,如何就成了刀剑了?”

    荀爽摇了摇头:“实方兄,有了这纸和书,又有了常山书院,只怕不出百年,我世家将逐渐淡化,再也无力掌控朝政,千年不朽。甚至会有灭顶之灾呀!”

    陈信震惊道:“慈明兄此言太过骇人听闻了吧?”

    流水的朝廷,铁打的世家。

    哪有谁敢与世家为敌的?

    荀爽苦笑一声:“今日我身体不适,改日再与实方兄闲聊。”

    陈信知他在送客,便告辞而出。

    荀爽坐回案几前,对荀彧道:“文若如何看待冀州牧?”

    荀彧略想了想道:“举贤任能,体恤百姓,算是个治世之大才。只是野心同样巨大,只怕是大汉之害。”

    荀爽点了点头,又沉思了半晌突然道:“你与公达,一起到冀州去吧。”

    “啊?”荀彧愕然。蚂蚁不敢闲的三国之大贤良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