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皇帝换位当,这是谁的不肖子孙?在线阅读 - 第五十二章 谋士可是重要的存在

第五十二章 谋士可是重要的存在

    “上位,依我看来,现在不应该和陈友谅硬碰硬。”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曹操刚听到由外向内传来焦急的声音后,外面的人便走了进来。

    刘伯温在得知如今朱元璋的危急情况时,紧忙分析完当前的情况后便来到朱元璋所在的房间,急匆匆的汇报一声便闯了进来,毕竟现在情况紧急,没有时间顾其他事情。

    “应当放弃应天,集中优势兵力,同时设计利用陈友谅好友康茂才诱骗陈友谅大军东进,敌强我弱,通过伏击的方式能大幅提高胜率。”

    刘伯温给曹操的感觉很奇妙,他有种很熟悉的即视感,就像是在面对郭嘉一样,那种运筹帷幄的自信,就算在不同人身上曹操也能深刻的感觉到对方的与众不同。

    只有短短的几句话,曹操便已经从心底开始信任起刘伯温。

    “伯温所言极有理,我方实力的确不如陈友谅,这种方式的确可行。”

    在相信刘伯温话的同时,曹操也细细琢磨他话语中的可行性,这一切的关键都在康茂才这个人身上。

    似乎是看出朱元璋(曹操)的疑惑,刘伯温连忙保证道:

    “上位不必担忧,这康茂才不仅仅只是陈友谅老乡,我与此人甚是相熟,他决计不会临时倒戈,这人还是值得相信的。”

    得到刘伯温如此信誓旦旦的保证,曹操的疑心顿时去掉大半,他选择相信刘伯温:

    “好,就按你说的这么办,最近我感觉有些头晕乏力,有什么事情的话伯温你帮我多参谋参谋。”

    头晕的借口在哪个时代都很不过时。

    刘伯温不疑有他,他根本不可能想到面前的朱元璋其实已经换成了别人。

    曹操听从刘伯温的意见,针对陈友谅求战心切、骄傲轻敌的心理,采取诱敌深入、设伏聚歼的方针,诱使陈军巨舰由大江深入较狭窄的新河,舍舟登岸,以扬己之长,迫使陈军舍长用短。

    为了诱使陈军速来,让陈友谅的老友、元朝降将康茂才写信向陈友谅诈降,表示愿为内应,并约定在江东桥会合,以呼“老康”为暗号。

    与此同时,曹操根据应天的地形条件作了不少部署,安排好各路部将埋伏,所有准备就绪,就等鱼儿上钩。

    轻敌的陈友谅接到康茂才的信后,信以为真,不待张士诚答复,便于五月初十率军自采石进抵大胜港。

    待到江东桥连呼“老康”不应,方知受骗,仓促派万人登陆立栅。

    曹操看到陈军进入伏击圈,趁其登岸立足未稳之际,发出信号,伏兵四起,水陆夹击,陈军大乱,争相登舟而逃。

    时值退潮,陈军巨舰搁浅,士卒被杀和落水而死者甚多,另有2万余人被俘。陈友谅遗弃巨舰100余艘,乘小舟逃回江州。

    曹操挥军乘胜追击,夺回安庆、太平,又继续取得信州、袁州等地,

    陈友谅自应天之战失败后,内部矛盾激化,曹操乘其自顾不暇,听从刘伯温的意见不断向西推进,仅仅一年间,就攻占了数地,收编龙兴守军,连下瑞州、吉安和临江,实力大大增强,控制区迅速扩展。

    曹操能感觉到希望就在他面前招手,他的梦想似乎在不久后即将实现,虽然实力还是远弱于陈友谅,但只要这样缓缓运营下去,胜利最终归属于他。

    但与朱元璋一样,曹操想要这样慢慢磨下去的想法被东边的邻居一番行动所打破。

    至正二十三年二月,张士诚派兵围攻小明王的最后据点安丰,小明王向朱元璋告急求援。

    在这一年的时间里,曹操也算是彻底搞明白朱元璋的半生经历和现在的情况,他从道义上来说必须要救小明王,但刘伯温的话才算让他彻底下定决心。

    安丰是应天的屏障,救安丰即是保应天,更何况救小明王后,他曹操就算得上占据道义,在与陈友谅对峙时说不定会有意想不到的奇效。

    那么说干就干,曹操便立刻于三月率兵渡江救援安丰,想要救下小明王之际为自己博得一个好名声,但就因为这个选择,让他得知一个不好的消息,并且决战被迫提前到来。

    四月,陈友谅乘朱军主力救援安丰,江南空虚之机,以号称六十万的水陆大军于十一日围攻洪都。优无月的皇帝换位当,这是谁的不肖子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