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假太子要当真女帝 第40节
书迷正在阅读:母系部落幼崽日常[直播]、青梅、带手机逃荒,我被重生糙汉娇养了、七十年代之千里嫁夫[穿书]、六零大院芭蕾美人[穿书]、女王在末世捡男人泄欲(NPH)、大明:被打入教坊司的皇太孙、行止(abo)、银魂天然呆赛高、X文作者取材记
正宁帝瞬间心领神会,眉心舒展,虚点了下何殊道。
“对付老四,还得是你,这个法子好。”
事实证明,何殊所预料的事,很少有失手的时候,走进御书房的四公主行礼问过安后,立刻抱怨道。
“父皇真偏心,让老三当官不说,还打算让剩下的妹妹将来也能入朝为官,却不愿给我安排个官位。”
正宁帝心中暗忖,若是让你知道朕让老五当了太子,你得更觉不平,可是给你个太子当,你当得了吗?
“若论偏心,朕最偏心的就是你,你惹下那么多麻烦,朕都一直纵着你,你还不知足,你若心给朝廷做事,朕肯定欢迎,惠民司缺个从五品的副使,朕可以安排你去。”
四公主有些不高兴,“从五品也太低了点吧,老三可是四品。”
听到这话,正宁帝气不知道打哪出,声音也下意识抬高了一些。
“老三刚开始做官时,是从七品开始,四品是后来升上去的,给你一个从五品你还不满意?而且你若愿意当这个官,就一定要尽忠职守,去各地巡查惠民工作的执行情况,及时查漏补缺。”
四公主下意识瞪大眼睛,“父皇,做这个官竟然还要出京巡查?”
她一直在暗地里笑容三公主是个笨的,就算想当官,哄好她们的父皇,当个轻松有面子的京官不就妥了。
可是三公主竟然自讨苦吃的选择外放,还是个需要去各地巡查的辛苦活,不知道享福。
现在听到皇上给她安排的也是这种需要出京,四处奔波的官,她当然不愿接受。
“不行,我已经嫁人了,怎么能做这种需要外出的官?”
见她在这种有需要的时候,才记起自己已经嫁人的事,这段时日却是一直游走在几个男子身边,正宁帝是真不知道该怎么说自己的这个女儿。
“反正现在适合安排你的,只有这个位置,你若愿意,就去做,不愿意,朕也不勉强,你只要记住,这么多姐妹中,就你最没有资格抱怨朕偏心就行。”
四公主当然不愿意,她想要个官位,是为了彰显自己所能获得的荣宠,不想看到只三公主一枝独秀,可没打算真去当个限制自由的官。
试着撒娇,却发现正宁帝态度坚决,没有可更改的余地。
有心想找那位自己向来有些忌惮的太子弟弟,总觉得在对方的那双冷清清的眼睛中,自己的一切心思盘算都会变得一览无遗,让她感到自惭形秽。
在话将出口的刹那,四公主最终还是选择放弃。
让正宁帝答应关照一下,若有不用出京的轻松官位空出来,一定要给她留一个,是四公主最后的努力。
看着四公主离开,正宁帝松了口气的同时,心中还有些费解。
“也不知道她的脑子到底是怎么长的,每次来找朕要求的事,成功率不到五分之一,她怎么还总是想一出是一出的常来找朕,不嫌浪费口舌吗?”
问题是她那个曾被拒绝的不觉得不好意思,他这个总在拒绝对方的都有些心虚了。
何殊再次无语的抬头看眼她这辈子的爹,这有什么好费解的。
“您是四姐的亲爹,也是皇帝,她能随意进宫能见到您,您愿意耐心应付她,本就是她的底气与依仗,与此相比,对于您同不同意她求您的事,并不重要,您同意了,是她赚了,您不同意,她自己也没什么损失。”
正宁帝是真没想到,这其中竟然还有这么多弯弯绕绕,这让他感到难以置信。
“老四竟然还有这种心机?”
他怎么没发现?
“四皇姐自己可能都没意识到,就是在不经意间发现了这点现象,从中吃到甜头,然后就这么本能的利用了这一点而已。”
可能用小动物的直觉形容更贴切一点儿?
毕竟四公主好像是打小就不太敢往她身边凑,对方身边曾有人试图借其生母的死亡,与她有那么一点间接关系的事挑唆,四公主不仅没有接受挑唆,还将人交给她们的爹处置。
第四十一章
皇上在朝堂上当众宣布, 他将把公主当皇子培养,望女成龙的话被传出,京中上下顿时一片哗然。
更何况皇上还说了,他不仅可以允许自己的女儿正式入朝为官, 也能允许其他女子入朝为官。
这绝对是个巨大的风向标, 没儿子, 或是儿子不成器的人家,京中可不少。
正值太子开设的女学招生,无数心中有想法的人家, 即便嘴上还在声讨让女子进学取仕一事不像话,暗地里却在心里衡量, 自家女儿中, 哪个比较有潜力。
仔细想想,皇上说得确实没错,儿孙不争气,若能出个有出息的女儿孙女, 也是件光宗耀祖, 可以庇佑家中兄弟姐妹的好事。
有三公主入朝为官,不仅没有传出什么不好的传闻, 还为朝廷立下许多大功的优秀表现在前,有些大臣对女子入官的事,其实已经不那么排斥。
倒是一些自己无能,认为女子也能入朝为官, 会危及他们男子地位的人,感受到如临大敌的威胁, 上窜上跳的宣扬女子无才便是德的那套理论。
早在听说太子在京中开设女学, 还从首批试学的女孩中, 为公主选取一批伴读进宫的消息后,孟青竹就跟家人提出,要去女学报名的想法。
作为凌山书院山长孟大儒的女儿,因家中长辈的思想开明,自幼便随父亲读书的孟青竹年仅十三岁,已是满腹经纶,熟读大量经典史籍。
天资之出色,让孟大儒时常遗憾女儿不是男儿身,要不然,朝堂之上必有其一席之位。
孟大儒与妻子成亲多年,一直没有孩子,也没有纳妾,直到年近四十,方得孟青竹这个独女,非常疼爱。
凌山书院位处京郊的仙鹤镇,面对女儿想要离家前往京中女学就读的提议,孟大儒夫妻都不舍,也不放心,就没有答应。
随后就得知皇上在朝堂上当众说得那番话,这次不仅让孟青竹想要进入女学的心情变得更为迫切,孟大儒也颇为心动。
他与妻子本就是老来得女,现已年过半百,说句不好听的,说不定哪天就会撒手人寰。
到时候只剩下他那因一身才学而清高孤傲,天下男子难入其眼的女儿独自在世,没有至亲照拂,他实在是死不瞑目。
若女儿能在去女学后,凭借一身才华获得女学的重视,获得入朝为官的机会。
只要女儿能得了官身,按照朝廷现行的福利,女儿以后生老病死都会由朝廷给提供保障,他们老夫妻也能放心。
“父亲,那宫学中,肯定有最好的学习环境,可惜女儿没能赶上那个机会,这所女学既然是由太子开设,想来里面的先生肯定也很不凡,女儿这次一定不能再错过。”
孟夫人难掩担忧,“听说那女学的规矩十分严苛,不能带侍女,衣服鞋子脏了要自己洗不说,还要学习跑步、练习骑马射箭,十分辛苦。”
孟青竹目光坚毅的说道,“辛苦我不怕,正因女学中的这些规定与课业安排,才让女儿更加相信那里是我该去的地方,而不是个闺学。”
那种名为女学,这则是为女子嫁人镀金的闺学,孟青竹向来不屑以顾。
孟夫人无奈的叹了口气,孟大儒这次终于松口道。
“那就去吧,不过去了之后,你务必要收敛一下自己的脾气,跟同窗们好好相处,虚心学习,为父跟人打听过,女学的先生不管什么性格,都待人一视同仁,便对学生的要求都十分高,教的都是很务实的内容。”
孟大儒没有说的是,那所女学还采用十分严苛的淘汰制,在一定时间内,不能达到女学要求者,都会被淘汰回家。
能留在女学中的,都是一些能够严格遵守女学的规定与秩序者。
他的女儿天资有多好,学识有多出色,性格就有多傲,说早了,反倒容易让她生出逆反心理,让她在女学中多碰几个跟头,在挫折中多长些教训,对她更好。
类似的情况出现在不少人家,随着那些女孩陆续抵达京中,被正式命名为博安的女学正式揭牌,招生工作也随之开始启动。
除了家在京城或周围,消息灵通,主动前来报名求学的女孩,还有一批从大安各地送到京城中的女孩,共有六十多人。
那些女孩有的来自各地滋济院,有的出身农家,也有少数出身商贾或官宦之家者,这些女孩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每个都有特长。
有的擅长作画,能用碳笔在墙上或地面上画出栩栩如生的图画,有的记性特别好,有的则擅长算数。
总之就是哪怕看着脑子不怎么灵活的女孩,可能也有一双能够制作出各种小东西的巧手。
这些女孩都是免费名试入学,除了没被选上伴读的三十多名女孩,博安女学首次正式对外招生,只有一百二十个名额。
听说有一百二十个名额,那些前来报名的人还以为名额充足,报名就能进去,毕竟在人们的印象中,大多都不重视女孩的学习。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前来报名的女孩竟然多达上千,需要在参加女学组织的考核与面试后,十选一,择优录取。
说到底,还是众人低估了正宁帝当众宣布允许女子入朝为官的话,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力。
京中有些王公贵族与官宦人家,甚至是将自家满足入学年龄要求的女孩,全都给报上名。
对于女儿要来京中读女学的事,孟夫人此前还有些犹豫不舍,可是听说报名的人这么多,竞争这么大,需要通过笔试和面试后,才能入学时,反倒变得忧心忡忡。
“青竹的笔试我不担心,可是还要面试?老爷,你能不能托人打听一下,看看都面试些什么,我们也好有个提前准备?”
面对夫人这十分积极的态度,孟大儒有些哭笑不得。
“夫人,对于那博安女学中的先生来历,大家目前只知其中有几位本是宫中女官,其他人都很神秘,与外人没什么联系,除非她们有意对外公开,否则,压根是什么都打听不到。”
孟夫人有些失望,随后又打起精神来,“这么说来,不是咱们打听不到消息,别家也打听不到,倒也算是公平。”
孟大儒也没想到一所女学招生,竟能出现这种阵势。
他所执掌的凌志书院名扬天下,是大安最好的书院,培养出许多朝廷重臣。
京中那些大族子弟只有在拿不到凌志书院的入门劵后,才会退而求其次的选择入国子监就读。
所以论人脉关系,整个大安都没几人比得上他,连他都找不到可以获得内幕消息的门路,其他人当然也是如此。
“是啊,挺公平,据说连宗室郡主、县主,想要入学,都没有捷径可走。”
孟夫人闻言,对这博安女学更添几分重视,连凌志书院,都做不到可以无视那些顶尖权贵,只能用繁重的课业逼得那些资质不够的人主动退学。
“这可真是难得,开在京中,却不怕得罪任何人,这就是女学背后站着太子的底气吧。”
孟大儒又何尝不是满心的感慨,“是啊,有太子的支持,也相当于是当今圣上的支持,博安女学的教学模式若能取得成功,将来前途无量啊。”
在博安女学正式招生期间,皇上不早不晚的当朝说那番话,也完全相当于是在直接表态。
孟夫人有些遗憾的说道,“早知如此,在女学之前挑人试运营时,你就该设法给咱们青竹弄个名额。”
想到这批被选入宫中当伴读的女孩,都有机会和公主们一样,接受最精英的皇子教育,孟大儒的心中也有些遗憾。
虽然他并不知道女学在试运营时,是以什么标准挑的人,但是不管是以他在大安文坛的地位,还是他女儿的才学,肯定能有机会获得试学机会。
“唉,都是已经过去的事情,就不要再提了,当务之急是你要好好劝劝青竹,一定要收敛锋芒,不可摆出恃才傲物的模样,以免在不经意间犯了旁人的忌讳。”
想到自家女儿的性格,孟夫人应下的同时,也在心中无奈的叹了口气。
与此同时,何殊的面前摆放一份名单上,孟青竹的名字正赫然在列。
为她呈上这份清单的邱颜,此刻满脸担忧的劝说。
“殿下,这些都是在大安才名远扬的才女,若是无法通过面试,恐怕会带来不好的影响,也会让人对咱们博安女学产生质疑啊。”
何殊满不在乎的回道,“质疑就质疑,孤要培养的是有真才实学,愿意务实的女官,无法通过面试,证明她不符合孤的招人要求。”
面试其实很简单,就是筛掉一些受传统出身教育的影响,思想已经固化,不认可博安女学教育理念的女孩。
而博安的教育理念却是,博学多能,敢与天下争锋,愿为大安百姓舍身取义!
何殊不吝投入的建设博安女学,还从各处抽调精英手下在女学授课,要培养的是真正能为国效力的女孩。
就算她们将来考不了上官,也能拥有独立自强的意识,掌握一些特长能力,在其他行业放光彩。
可不是为了帮她们镀金身,让她们将来能凭借在博安女学上学的履历嫁个好人家。
“对付老四,还得是你,这个法子好。”
事实证明,何殊所预料的事,很少有失手的时候,走进御书房的四公主行礼问过安后,立刻抱怨道。
“父皇真偏心,让老三当官不说,还打算让剩下的妹妹将来也能入朝为官,却不愿给我安排个官位。”
正宁帝心中暗忖,若是让你知道朕让老五当了太子,你得更觉不平,可是给你个太子当,你当得了吗?
“若论偏心,朕最偏心的就是你,你惹下那么多麻烦,朕都一直纵着你,你还不知足,你若心给朝廷做事,朕肯定欢迎,惠民司缺个从五品的副使,朕可以安排你去。”
四公主有些不高兴,“从五品也太低了点吧,老三可是四品。”
听到这话,正宁帝气不知道打哪出,声音也下意识抬高了一些。
“老三刚开始做官时,是从七品开始,四品是后来升上去的,给你一个从五品你还不满意?而且你若愿意当这个官,就一定要尽忠职守,去各地巡查惠民工作的执行情况,及时查漏补缺。”
四公主下意识瞪大眼睛,“父皇,做这个官竟然还要出京巡查?”
她一直在暗地里笑容三公主是个笨的,就算想当官,哄好她们的父皇,当个轻松有面子的京官不就妥了。
可是三公主竟然自讨苦吃的选择外放,还是个需要去各地巡查的辛苦活,不知道享福。
现在听到皇上给她安排的也是这种需要出京,四处奔波的官,她当然不愿接受。
“不行,我已经嫁人了,怎么能做这种需要外出的官?”
见她在这种有需要的时候,才记起自己已经嫁人的事,这段时日却是一直游走在几个男子身边,正宁帝是真不知道该怎么说自己的这个女儿。
“反正现在适合安排你的,只有这个位置,你若愿意,就去做,不愿意,朕也不勉强,你只要记住,这么多姐妹中,就你最没有资格抱怨朕偏心就行。”
四公主当然不愿意,她想要个官位,是为了彰显自己所能获得的荣宠,不想看到只三公主一枝独秀,可没打算真去当个限制自由的官。
试着撒娇,却发现正宁帝态度坚决,没有可更改的余地。
有心想找那位自己向来有些忌惮的太子弟弟,总觉得在对方的那双冷清清的眼睛中,自己的一切心思盘算都会变得一览无遗,让她感到自惭形秽。
在话将出口的刹那,四公主最终还是选择放弃。
让正宁帝答应关照一下,若有不用出京的轻松官位空出来,一定要给她留一个,是四公主最后的努力。
看着四公主离开,正宁帝松了口气的同时,心中还有些费解。
“也不知道她的脑子到底是怎么长的,每次来找朕要求的事,成功率不到五分之一,她怎么还总是想一出是一出的常来找朕,不嫌浪费口舌吗?”
问题是她那个曾被拒绝的不觉得不好意思,他这个总在拒绝对方的都有些心虚了。
何殊再次无语的抬头看眼她这辈子的爹,这有什么好费解的。
“您是四姐的亲爹,也是皇帝,她能随意进宫能见到您,您愿意耐心应付她,本就是她的底气与依仗,与此相比,对于您同不同意她求您的事,并不重要,您同意了,是她赚了,您不同意,她自己也没什么损失。”
正宁帝是真没想到,这其中竟然还有这么多弯弯绕绕,这让他感到难以置信。
“老四竟然还有这种心机?”
他怎么没发现?
“四皇姐自己可能都没意识到,就是在不经意间发现了这点现象,从中吃到甜头,然后就这么本能的利用了这一点而已。”
可能用小动物的直觉形容更贴切一点儿?
毕竟四公主好像是打小就不太敢往她身边凑,对方身边曾有人试图借其生母的死亡,与她有那么一点间接关系的事挑唆,四公主不仅没有接受挑唆,还将人交给她们的爹处置。
第四十一章
皇上在朝堂上当众宣布, 他将把公主当皇子培养,望女成龙的话被传出,京中上下顿时一片哗然。
更何况皇上还说了,他不仅可以允许自己的女儿正式入朝为官, 也能允许其他女子入朝为官。
这绝对是个巨大的风向标, 没儿子, 或是儿子不成器的人家,京中可不少。
正值太子开设的女学招生,无数心中有想法的人家, 即便嘴上还在声讨让女子进学取仕一事不像话,暗地里却在心里衡量, 自家女儿中, 哪个比较有潜力。
仔细想想,皇上说得确实没错,儿孙不争气,若能出个有出息的女儿孙女, 也是件光宗耀祖, 可以庇佑家中兄弟姐妹的好事。
有三公主入朝为官,不仅没有传出什么不好的传闻, 还为朝廷立下许多大功的优秀表现在前,有些大臣对女子入官的事,其实已经不那么排斥。
倒是一些自己无能,认为女子也能入朝为官, 会危及他们男子地位的人,感受到如临大敌的威胁, 上窜上跳的宣扬女子无才便是德的那套理论。
早在听说太子在京中开设女学, 还从首批试学的女孩中, 为公主选取一批伴读进宫的消息后,孟青竹就跟家人提出,要去女学报名的想法。
作为凌山书院山长孟大儒的女儿,因家中长辈的思想开明,自幼便随父亲读书的孟青竹年仅十三岁,已是满腹经纶,熟读大量经典史籍。
天资之出色,让孟大儒时常遗憾女儿不是男儿身,要不然,朝堂之上必有其一席之位。
孟大儒与妻子成亲多年,一直没有孩子,也没有纳妾,直到年近四十,方得孟青竹这个独女,非常疼爱。
凌山书院位处京郊的仙鹤镇,面对女儿想要离家前往京中女学就读的提议,孟大儒夫妻都不舍,也不放心,就没有答应。
随后就得知皇上在朝堂上当众说得那番话,这次不仅让孟青竹想要进入女学的心情变得更为迫切,孟大儒也颇为心动。
他与妻子本就是老来得女,现已年过半百,说句不好听的,说不定哪天就会撒手人寰。
到时候只剩下他那因一身才学而清高孤傲,天下男子难入其眼的女儿独自在世,没有至亲照拂,他实在是死不瞑目。
若女儿能在去女学后,凭借一身才华获得女学的重视,获得入朝为官的机会。
只要女儿能得了官身,按照朝廷现行的福利,女儿以后生老病死都会由朝廷给提供保障,他们老夫妻也能放心。
“父亲,那宫学中,肯定有最好的学习环境,可惜女儿没能赶上那个机会,这所女学既然是由太子开设,想来里面的先生肯定也很不凡,女儿这次一定不能再错过。”
孟夫人难掩担忧,“听说那女学的规矩十分严苛,不能带侍女,衣服鞋子脏了要自己洗不说,还要学习跑步、练习骑马射箭,十分辛苦。”
孟青竹目光坚毅的说道,“辛苦我不怕,正因女学中的这些规定与课业安排,才让女儿更加相信那里是我该去的地方,而不是个闺学。”
那种名为女学,这则是为女子嫁人镀金的闺学,孟青竹向来不屑以顾。
孟夫人无奈的叹了口气,孟大儒这次终于松口道。
“那就去吧,不过去了之后,你务必要收敛一下自己的脾气,跟同窗们好好相处,虚心学习,为父跟人打听过,女学的先生不管什么性格,都待人一视同仁,便对学生的要求都十分高,教的都是很务实的内容。”
孟大儒没有说的是,那所女学还采用十分严苛的淘汰制,在一定时间内,不能达到女学要求者,都会被淘汰回家。
能留在女学中的,都是一些能够严格遵守女学的规定与秩序者。
他的女儿天资有多好,学识有多出色,性格就有多傲,说早了,反倒容易让她生出逆反心理,让她在女学中多碰几个跟头,在挫折中多长些教训,对她更好。
类似的情况出现在不少人家,随着那些女孩陆续抵达京中,被正式命名为博安的女学正式揭牌,招生工作也随之开始启动。
除了家在京城或周围,消息灵通,主动前来报名求学的女孩,还有一批从大安各地送到京城中的女孩,共有六十多人。
那些女孩有的来自各地滋济院,有的出身农家,也有少数出身商贾或官宦之家者,这些女孩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每个都有特长。
有的擅长作画,能用碳笔在墙上或地面上画出栩栩如生的图画,有的记性特别好,有的则擅长算数。
总之就是哪怕看着脑子不怎么灵活的女孩,可能也有一双能够制作出各种小东西的巧手。
这些女孩都是免费名试入学,除了没被选上伴读的三十多名女孩,博安女学首次正式对外招生,只有一百二十个名额。
听说有一百二十个名额,那些前来报名的人还以为名额充足,报名就能进去,毕竟在人们的印象中,大多都不重视女孩的学习。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前来报名的女孩竟然多达上千,需要在参加女学组织的考核与面试后,十选一,择优录取。
说到底,还是众人低估了正宁帝当众宣布允许女子入朝为官的话,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力。
京中有些王公贵族与官宦人家,甚至是将自家满足入学年龄要求的女孩,全都给报上名。
对于女儿要来京中读女学的事,孟夫人此前还有些犹豫不舍,可是听说报名的人这么多,竞争这么大,需要通过笔试和面试后,才能入学时,反倒变得忧心忡忡。
“青竹的笔试我不担心,可是还要面试?老爷,你能不能托人打听一下,看看都面试些什么,我们也好有个提前准备?”
面对夫人这十分积极的态度,孟大儒有些哭笑不得。
“夫人,对于那博安女学中的先生来历,大家目前只知其中有几位本是宫中女官,其他人都很神秘,与外人没什么联系,除非她们有意对外公开,否则,压根是什么都打听不到。”
孟夫人有些失望,随后又打起精神来,“这么说来,不是咱们打听不到消息,别家也打听不到,倒也算是公平。”
孟大儒也没想到一所女学招生,竟能出现这种阵势。
他所执掌的凌志书院名扬天下,是大安最好的书院,培养出许多朝廷重臣。
京中那些大族子弟只有在拿不到凌志书院的入门劵后,才会退而求其次的选择入国子监就读。
所以论人脉关系,整个大安都没几人比得上他,连他都找不到可以获得内幕消息的门路,其他人当然也是如此。
“是啊,挺公平,据说连宗室郡主、县主,想要入学,都没有捷径可走。”
孟夫人闻言,对这博安女学更添几分重视,连凌志书院,都做不到可以无视那些顶尖权贵,只能用繁重的课业逼得那些资质不够的人主动退学。
“这可真是难得,开在京中,却不怕得罪任何人,这就是女学背后站着太子的底气吧。”
孟大儒又何尝不是满心的感慨,“是啊,有太子的支持,也相当于是当今圣上的支持,博安女学的教学模式若能取得成功,将来前途无量啊。”
在博安女学正式招生期间,皇上不早不晚的当朝说那番话,也完全相当于是在直接表态。
孟夫人有些遗憾的说道,“早知如此,在女学之前挑人试运营时,你就该设法给咱们青竹弄个名额。”
想到这批被选入宫中当伴读的女孩,都有机会和公主们一样,接受最精英的皇子教育,孟大儒的心中也有些遗憾。
虽然他并不知道女学在试运营时,是以什么标准挑的人,但是不管是以他在大安文坛的地位,还是他女儿的才学,肯定能有机会获得试学机会。
“唉,都是已经过去的事情,就不要再提了,当务之急是你要好好劝劝青竹,一定要收敛锋芒,不可摆出恃才傲物的模样,以免在不经意间犯了旁人的忌讳。”
想到自家女儿的性格,孟夫人应下的同时,也在心中无奈的叹了口气。
与此同时,何殊的面前摆放一份名单上,孟青竹的名字正赫然在列。
为她呈上这份清单的邱颜,此刻满脸担忧的劝说。
“殿下,这些都是在大安才名远扬的才女,若是无法通过面试,恐怕会带来不好的影响,也会让人对咱们博安女学产生质疑啊。”
何殊满不在乎的回道,“质疑就质疑,孤要培养的是有真才实学,愿意务实的女官,无法通过面试,证明她不符合孤的招人要求。”
面试其实很简单,就是筛掉一些受传统出身教育的影响,思想已经固化,不认可博安女学教育理念的女孩。
而博安的教育理念却是,博学多能,敢与天下争锋,愿为大安百姓舍身取义!
何殊不吝投入的建设博安女学,还从各处抽调精英手下在女学授课,要培养的是真正能为国效力的女孩。
就算她们将来考不了上官,也能拥有独立自强的意识,掌握一些特长能力,在其他行业放光彩。
可不是为了帮她们镀金身,让她们将来能凭借在博安女学上学的履历嫁个好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