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我崇祯绝不上吊在线阅读 - 第735章 大明义从战旗扬

第735章 大明义从战旗扬

    当然,更普遍的写法是“奴酋。”

    这大概与他跟李家的关系有关。

    到了清代,才改为努尔哈赤。

    并且,明人书籍中,敢出现“奴儿哈痴”写法的,不是被涂改,就是被焚毁。

    ……

    察罕脑儿海,也叫察汗淖。

    脑儿,在蒙古语中,是湖泊、水泊的意思。

    察罕就是部落名。

    也就是察罕部所在水泊子之意。

    这里本是蒙古王庭护卫察罕部的驻地。

    一度是黄金家族的直控领地。

    察罕本是王庭戍卫的意思,有说这是怯薛军发展而来。

    蒙古王庭东迁之后,因为王庭所在,靠近蒙古东北方边关,于是,察罕部就演变成了察哈尔部。

    察哈尔这个蒙古语,意为边界、边关。

    林丹汗死后,为了控制草原,也是为了杜绝蒙古诸部,听从大明的号令,从背后袭击女真——

    于是,清廷在这里安排了戍守的兵卒。

    清廷掌控这一带,与毛文龙的死,本质上都是一样的:

    为了杜绝侧面的袭扰,好放开手脚,侵略大明腹心。

    明清攻守易态后,清廷加大了对这一带的掌控,甚至,安排亲王统治此地。

    利用对水草丰美之地的掌控,来削弱林丹汗后裔阿布奈的权利。

    此地在宣府向北六百里。

    过了大青山后,直行向北,就是插汉脑儿海。

    此时的插汉脑儿海,战马正在奔腾。

    一面面大旗上,清晰的标注着“大明义从”的旗号。

    这是三晋豪杰带领的义师。

    “鞑子,吃你爷爷一锤!”

    郎枋手持大锤,逢人便砸……请下载小说app爱读app阅读最新内容

    “东虏,你家高爷爷来了!”

    高山挥舞着狼牙棒,肆意挥舞……

    “大明武进士张还初在此,贼子纳命来!”

    磨豆腐出身的张还初,力气大的吓人,竟然提着一个清军,当做武器,宛若推磨一般,来回横扫。

    别看此人的名字文雅的很,然而,这却是一个猛人。

    毕竟世上三大苦,打铁撑船磨豆腐。

    长年累月做了苦力,早已打熬出了一身的力气。

    比如那大顺军中第一猛将刘宗敏,本就是打铁的出身。

    张还初作为磨豆腐的出身,一旦投身军伍,自然也不容小觑。

    这世上,从来就不缺乏猛将、良相。

    大多数世人,埋没与尘烟中,只因没有给予他们机会。

    君不见,刘邦起兵,小小的一个沛县,就卧龙藏虎,名将良相济济。

    君不见,朱元璋起兵,一样是一众穿着开裆裤的小伙伴,恢复了汉家江山。

    这人啊,只要给与了他们机会,焉知不能青史留名呢?

    朱由检的“九官九吏”制度,正是为了给予普通百姓一次机会。

    在这制度下,只要投身大明官府,哪怕是在各地工地上做了一个最低等的苦力,一样有出将入相的机会!

    官吏衔接畅通无阻的情况下,上升的通道,才会更加通畅。

    三品吏员,便可参加考核晋升官员,这个更是给能力出众之人,一次跃升的机会。

    至于一二品吏员,三品吏员就能参加考核了,这四级吏员,更是机会不断……

    ……

    “刘”字将旗迎风招展。

    将旗下。

    刘迁手持双剑,身为大明前任参将的他,依靠军功,更进一步,当上了大明义从的将军。

    并且,得到了察哈尔总兵的头衔。

    战场上,将旗林立!

    一个个不见于史书,只在旮旯狭角内,零落留下一笔的豪杰,正在冲锋陷阵!

    “宣府义师“”高”。

    这是高鼎带领的宣府义师将士。

    “潞安义师“”胡”。

    这是胡国鼎带领的潞安义师将士。

    “韩城义师“”虞”、“韩”、“李”。

    这是虞胤、韩昭宣、李企晟带领的的韩城义师将士。

    此外,还有五台义师头领张五桂、张五常、闫策、王永强……

    泽川义师头领陈杜、张斗光、牛光天、郑明标……

    ……

    当初归化城一战,皇帝不仅定下了“杀敌一人,赏赐十枚银元”的高额赏赐,更是还给一众豪杰,开出了“杀敌十人,升吏一级”的厚赐。

    这些义师,本来只是凭借一腔热血,秉着宁可战死,也不苟生的汉家儿郎豪迈风骨,浴血奋战。

    当皇帝的赏赐发下之后,一众义师,已经从昔日的单纯杀敌报国中,诸步演变成了建功立业。

    如此一来,原本只是保境安民的义师,蜕变成了开疆拓土的强军。

    有了皇帝拨下的先进武器,有了义师将士们的拼杀精神。

    大明义从,已经杀出了关外。

    皇帝亲自赐下“察哈尔”总兵的刘迁,正在将虚封,演变为实封!

    ……

    刘迁勒马伫立。

    身侧,姜瓖的长子姜之升,正手持望远镜,看个不停。

    “刘叔,咱们胜利了!”

    刘迁也好,还是姜瓖也罢,都是大明九边军户的出身。

    因为是大明军勋家族,彼此也算是有些交情的。

    因此,刚刚才满了17岁的姜之升,就以叔父称呼刘迁。

    姜之升嘴里说着话,却舍不得放下望远镜。

    驻守察罕脑儿海的清军士卒,已经龟缩在湖畔,他们结成了圆阵,正在苦苦死守。

    然而,三晋大地,历来都是对抗外敌的第一线。

    百姓多有向武之心,甚至,不乏能够策马控弦之士。

    再加上皇帝拨下来的犀利武器……

    只是接战了短短三炷香时间,鞑子们就已经败态毕现了。

    刘迁手持双剑,闻言,笑了起来:

    “贤侄,你的眼光要朝长远来看,区区一个小宏城行宫,算个甚?”

    刘迁是军户出身,自然知道:

    四百年前,忽必烈在这里修建了察罕脑儿海行宫,也就是小宏城。

    姜之升笑了:

    “刘叔说的是!”

    他放下望远镜,小心翼翼的摸了摸挂在脖子里的绳索,见到安然无恙后,才松开了望远镜。

    这一具望远镜,乃是陛下赐予。

    不但看得更远,还是正常的映像,他可是珍惜的很。

    姜之升一手勒着缰绳,一手摸住了腰间的长枪:

    “刘叔得到了总兵的位置,正是一展抱负的时候。

    这一次,小侄说什么,也要帮刘叔拿下了察哈尔!”火之虎vvvv的我崇祯绝不上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