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7
那时网络还没那么发达,没有微博和朋友圈,年轻的学生们不会看报纸,也不关注时事新闻,了解身边的及时消息,基本都是靠QQ空间或同城论坛。
群里那条链接,是一家报社发在网上的新闻,图文并茂地描述了今天上午某小区电梯故障困住一男一女两个高考学生的事。
不只标题上挂着夺人眼球的“衣衫不整”四个大字,内容里还特意指出被困男女未成年、早上一起出门等信息,乍一看上去,可不就是四班那个男生说的情况么?
新闻配的照片是打了码的,但也能清晰地看到一个高高瘦瘦的男生坐在地上,身穿浅绿色吊带裙的女生蹲在他旁边,一手抓着男生的手臂,一手搂着他的肩,状似亲密,面前的地上还胡乱放着两件外套,一黑一白。
褚熤认得出,那个女生确实是卫凝然。
何况新闻里直接写明了小区,还特意强调被困女生是桐城一中重点班的卫姓学生,平时成绩良好,模拟考试基本都能在年级前十。
这么多的信息,也就只差指名道姓地说那个人是谁了。
可褚熤不相信事实是新闻故意引导的这样,她根本就不是可以在电梯里做那种事的人。
而且她平时那么爱学习,怎么可能会像新闻暗示的这样,被困电梯错过高考了还如此荒唐?
身边的议论声还在继续,有不相信的,有惊叹的,也有开始马后炮说卫凝然平时爱装的,各种声音听在耳里,让本来就一晚上都情绪低落的褚熤更是烦躁难受到了极点。
深呼吸了好几下,他才抬头问徐晓晗:“你有她家人电话吗?”
徐晓晗早已因这些新闻跟四班几个人起了争执,这时被他提醒,赶紧匆忙取出手机:“我有她妈妈的电话。”
没过多久,她就已对着电话叫了声阿姨,显然是拨通了。
褚熤眼也不眨地盯着她,看着她仔细听对方说话,只觉时间每一分每一秒都无比漫长。
四五分钟后,徐晓晗挂了电话,突然对着旁边还在议论纷纷的一群人大吼了一句:“你们说够了没有?”
然后,她的眼泪一下子飙了出来。
众人被她这反应惊呆了,上百双眼睛全都齐刷刷地看着她。
余韵跑过去搂着她,给她擦了擦眼泪,缓了好一会儿她才吸着鼻子道:“那些记者全他妈混蛋,说的没一句真话,他们怎么可以这么污蔑人?凭什么要这么说卫凝然?明明她是为了救昏迷的邻居才被困在电梯的,明明是因为她那个邻居生病了怕冷,她才把衣服脱下给人穿上的,明明那些记者堵在电梯门口拍了几十张照片,为什么偏要挑那张放出来?阿姨说凝然眼睛都哭肿了,全是这些混蛋害的!”
一时间,整个大堂鸦雀无声。
褚熤只觉心里像是被什么东西一阵阵地揪着,让他有些喘不过气来。
等他从失神中反应过来,才发现自己已经到了卫凝然家的小区楼下。
他一直都知道这个地方,知道她家在几栋,几层,甚至知道哪个阳台里面是她家的客厅。
因为自从知道她改为走读后,每天晚上,他都会让司机在校门口等着,直到确认她坐上了公交。
有一次她出来晚了,没赶上末班车,是他让司机送她到小区门口,也是他陪她走到了这栋楼下。
他问过她楼层,在她上去后,他还仔细根据灯光确认了具体的位置。
他可以确定,就是他现在抬头看着的那户。
只是,灯没亮。
呆呆地站了许久,他终于还是鼓起勇气上去敲门。
然而,一直没有任何回应。
最后一面(500珠加更) < 更好的我们(1V1)(勤劳的小野猫)|PO18臉紅心跳
来源网址:
最后一面(500珠加更)
405,连本科线都还差10分,这就是卫凝然那年的高考成绩。
她已经很努力地调整心态去考最后一场的英语了,最终的英语成绩确实也和平时考试差不多,可其实,还是没有任何意义。
她都不知道自己下了多少功夫,才能在分科后成绩大幅下降的情况下,一点点往排名表上挤,到了高三下学期终于稳居班上第二,紧紧跟在褚熤后面。
然而在最关键的这一次,褚熤依旧位于榜单之首,而她,成了最后一个。
当班上其他人都上了重本线,在群里热火朝天地讨论着报哪所大学时,她在考虑,复读是回桐城一中,还是换一所新的学校,在新的环境里重新开始。
她甚至没去填报志愿,因为,不想给自己任何退路。
她不甘心就以这样的成绩,随随便便去一所可能她从前连看都不愿看上一眼的学校。
可是高中三年似乎早已耗光了她所有精力,再来一年,该是何等煎熬?
而且,接下来的高中生活里,不会再有褚熤了。
开机打电话查分时,她收到了褚熤的短信和QQ消息,都是好久以前就发出来的。
不只是褚熤,还有很多人都给她发过信息,她知道,每一个人,都是真的在关心她。
可她谁也没回,因为根本不知道怎么回。
说她很好?这话连她自己都不信。
跟他们哭诉她的悲惨遭遇?哭诉了也没有任何意义,何况她的骄傲和自尊也不允许。
新闻的事,一开始父母很生气,非要去跟那两个记者和报社理论,也想要起诉小区开发商和物业,讨一个公道。
可两个在乡下教书的小学教师,没太多能帮忙的人脉,做这件事一点都不容易。
最后还是靠安源那个在政府部门上班的叔叔把事情给解决了,报社公开道歉,澄清事情真相,两个记者被开除,开发商也公开发表道歉声明,并对此事做出合理的赔偿。
然而这些又有什么用呢?
高考和早恋两大热点合并在一起,足够让这新闻传遍大街小巷,哪怕很多人不知道当事人是谁,但也都把此事当作茶余饭后解闷的话题,当作教育学生和孩子的典型反面教材。
坏事传出去的时候,人人议论,人人嘲笑,真